一场原本可能成为山东泰山队赛季转折点的胜利,最终在主裁判杜健鑫的争议判罚下化为一场无奈的平局。在主场与上海申花的激战中,泰山队一个干净利落的进球被吹罚无效,此事迅速引爆舆论,成为媒体和球迷热议的焦点。
比赛最关键的一幕发生在下半场。当时,泰山队通过一次精妙的团队配合,由球员完成破门。然而,就在主场球迷陷入狂欢之际,视频助理裁判(VAR)介入。经过长时间的回看,主裁判杜健鑫最终认定进球无效,理由是进攻发起阶段有泰山队球员对申花外援马纳法犯规。
正是这次判罚引发了巨大争议。从多个角度的慢镜头回放来看,泰山队球员的拼抢动作首先接触到了皮球,是一次干净且成功的铲抢,随后才与马纳法有接触。按照现代足球的规则精神,这种“先触球”后的接触通常不被视为犯规,甚至是一次出色的防守。众多媒体人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明显的误判。
赛后,足球报记者陈永直言不讳地表示:“从规则来讲,这是一个好球。裁判的判罚值得商榷。”另一位媒体人徐江则写道:“说句实话,山东进球被吹掉,属于被抢劫了!VAR裁判王竞,需要出来解释一下,你凭什么认定那是犯规?”
尽管遭遇了重大的不利判罚,山东泰山队在本场比赛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战术内容赢得了广泛的尊重。面对赛季不败、领头羊上海申花的强力挑战,缺兵少将的泰山队打出了近期最具有血性和整体性的一场比赛。他们在场上不惜体力的奔跑和强硬的对抗,完全遏制了申花的进攻节奏,几乎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将对手挑落马下。
媒体人“橙喵君”总结道:“虽然结果遗憾,但必须为泰山队的表现喝彩。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几乎做到了最好,顽强阻击了京沪两强(指上一轮逼平北京国安),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这种“站着死”的精神,让球迷们看到了球队重回正轨的希望。
本场比赛的判罚再次将中超联赛的裁判水平问题推至风口浪尖。一次在VAR技术辅助下仍然出现的清晰误判,严重损害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也让球员们90分钟的努力付诸东流。球迷和媒体纷纷呼吁,联赛的管理者必须重视裁判队伍的业务能力培养和评议机制,减少甚至杜绝此类“主宰比赛”的错漏判发生。
对于山东泰山队而言,他们到手的2分仿佛被“偷走”。尽管积分榜上的1分来之不易,但全队上下更看重的是比赛过程中找回的信心和凝聚力。如果他们能将这种表现延续下去,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而对于整个联赛而言,如何维护赛场的绝对公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深远课题。